学科专业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劳动关系特色的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劳动情怀、专业功底扎实,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且具有数字化管理思维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本专业依托深厚的劳动科学基础,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前沿,通过设置交叉学科课程让学生掌握宏观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和微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师资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全部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位教师32人,占94%;名教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和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


专业带头人简介

孙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js33333线路登录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招聘与测评、组织绩效与组织变革、人才生态战略研究。在多个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先后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绩效管理:本源与趋势》等多部专著。2019年获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主持人力资源服务社会项目。曾负责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及国家电网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深圳市总工会职业化干部能力建设、中国建筑企业文化创新研究等多个横向课题,并为通信、石油、化工、烟草、航空等多个行业、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于2004年,专业教学及科研力量雄厚,是“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开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给js33333线路登录劳模班学员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在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成功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成为专业发展的里程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鲜明:

(1)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劳动关系特色:劳动关系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既具有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技能,同时又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工具和技能。

(2)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的劳模特色:本专业承担为全国劳模进行学历提升和知识传授的重要使命,不仅培养劳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同时也将劳模精神嵌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弘扬诚实劳动、勤勉工作的价值理念。

(3)实践体系具有鲜明的劳动教育特色:借助学校劳动学科和大量劳模学生的优势,打造“实践课程+学科竞赛+学术研究+社会实践+读书会”五位一体的专业实践体系,将劳动教育理念渗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分为四个部分: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验实践课和专业任选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管理学、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等课程;专业课包括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外语等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模拟招聘、人事经理角色扮演等课程;专业任选课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危机管理、公司法、领导学等课程。